政策环境优势

     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(2016-2020年)》(国卫医发【2016】 38号)指出,加快推进社会办医成规模、上水平发展,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,按照一定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床位和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空间。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,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。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、资源稀缺的专科医疗机构。

     《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国办发【2015】 45号)指出,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,把发展社会办医放在重要位置,加强沟通协调,密切协作配合,形成工作合力。

     《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国办发【2013】 40号)指出,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、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。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、合作办医条件,逐步扩大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。

     《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》(卫医管发【2010】20号)进一步强调:鼓励、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,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、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。

     《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国发【2010】13号)讲到,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。

     《山东省关于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意见》(鲁卫医发【2010】1号)也确立了坚持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原则,强调在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前提下,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依法申办民营医疗机构,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、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。

     2009年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》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。
 
      经济环境优势
 
      烟台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地处中国21世纪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,是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、商城、旅游城,是全国渔业基地、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和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,经济发展遥遥领先,经济总量稳居省内第二。2015年,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46.08亿元,位居全国第20位,比上年增长8.4%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民生状况也持续改善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恩格尔系数为33.7%,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判定的富裕标准。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人们的健康需求,特别是高端需求日益增长,与当前医疗服务供给层次低、质量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。

     烟台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大批外资、民营企业入驻,旅游业也高度发达,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中高端医疗健康产业支撑。
 
     社会环境优势

     烟台总人口约651万,历来就是富庶文明之地,人们的消费观念比较开放、前卫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制度的改革,人们的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,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,医疗保健支出迅速增长。引起了医疗保健市场的膨胀。

     来自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的数据显示:2015年,烟台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261元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.24%,同比增长13.4%,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.0%。由此可见,烟台地区医疗保健支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,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
 
     交通环境优势
 
     项目地处黄海之滨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物流便捷。东与日本、韩国隔海相望,北与大连遥遥相对,陆路与青岛、威海两翼呼应,距青岛港200公里、大连港89海里、天津港160海里,40分钟可达威海,距青岛仅2.5小时车程,可直接与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实现航空、海上和陆路交流。其周围绕城高速、烟威高速横贯东西,观海路、滨海路纵贯南北,五区连接路纵横交错,距火车站、烟台港15公里,距烟台火车南站5公里,距空港50公里。规划中的烟台地铁3号线途经项目所在地,青荣城际铁路2016年10月底全线通车,烟台至青岛仅需1.5小时,青烟威步入“一小时经济圈”,对该项目的成功运营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。烟台市政府2015年度工作报告提到,2016年将加快龙烟铁路建设,推进蓬栖、龙青、文莱高速公路等项目,开展潍莱高铁、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,大力发展公共交通,将为该项目的建设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交通物流支撑。

     自然环境优势
 
     项目依山、傍海、临河,环境优美,气候宜人,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推行,空气质量常年处于国际一级水平,年平均气温12度,是烟台魅力海岸的组成部分之一。项目拟按国际标准高层次规划,绿地面积不低于40%,建成生态式、花园型高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体。
 
     文化环境优势

     项目周围云集了滨州医学院、烟台护士学校、烟台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烟台职业学院、山东工商学院等众多科教院所,其中滨州医学院、烟台护士学校,依托相关院系资源优势,储备了大量对口专业人才,也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,为项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、智力和科技支持。
 
     局域健康产业协同发展
 
     项目周边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态势,与之毗邻的烟台市高新区,生物制药、化学药品原药、生物医学工程三大主导产品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,对于促进区域医疗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